中央财经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归纳

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
知识点一:把握环境的涵义
1.环境的涵义
#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类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整修的自然诱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山村等。 #
2.环境的特性 #
1)是一个总体概念
2)是自然诱因的总体,包括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整修的
#
3)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是生质点环境
#
4)不包括社会诱因 #
3.环境品质和环境容量(不是考纲内容) #
环境品质:指一个详细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种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合程度的量化抒发。指环境对人类生存的现实影响。
环境容量:对一定地区(通常是物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的分布条件下,按照地区的自然洁净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自然界自己承载和清除环境影响的能力。 #
知识点二: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 #
1.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目的
#
2.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
#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推行后或许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剖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防治或则减少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举措,进行跟踪检测的方式与机制。 #
3.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习题: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建设项目中预防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安装工程()。
#
A:同时规划B:同时设计 #
C:同时施工D:同时初验
#
E:同时开工使用
#
参考答案:BCE
(1)客观、公开、公正;
#
(2)综合考虑推行后或许导致的影响;
#
(3)兼具各类环境诱因和其构成的生态系统; #
(4)为决策提供科学根据。 #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形成与发展 #
知识点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来历
#
1969年,新加坡的《环境影响新政法》 #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出来并推行环境影响评价体制的国家。
#
知识点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沿革 #
1.引进和建立阶段
1973年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起步。
#
1978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领》首次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意向
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即将建立。
2.规范和建设阶段 #
1981年,原国家建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授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法》,明晰把环境影响评价体制列入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中。 #
1989年12月26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3条规定:
#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应当遵循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对建设项目形成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规定预防举措,经项目经理部委预审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总监部委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委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
3.加强和构建阶段
#
在重视环境污染的同时,强化了生态影响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预防污染和保护生态并重。
#
1998年11月29日202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国务院253号令出台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细则》——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第一个行政法规。
4.增加和拓展阶段 #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扩充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使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得到最新的发展。
#
2004年2月,原人事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署在全省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构建环境影响评价安装工程师职业资格机制,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细则》,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重大进展,标识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步入了新阶段。 #
第三节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机制
#
1.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机制的构成;
2.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机制中各层次之间的互相关系。 #
知识点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机制的构成
#
(一)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2004年修正案第9条第2款规定: #
“国家保障资源的合理运用,保护珍稀的鸟类和昆虫。严禁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方式侵吞或则破坏自然资源。”
2.环境保护法律 #
(1)环境保护综合法
——198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环境保护单行法
1)污染预防法 #
2)生态保护法 #
3)环境影响评价法
1)污染预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预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预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预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预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预防法》等 #
2)生态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鸟类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二)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制订或批准
#
是由国务院起草并发布或经国务院批准有关经理部委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包括:
1.依照法律授权制订的环境保护法的施行条例或细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预防法施行条例》; #
2.针对环境保护的某个领域而拟定的细则、规定和方法,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细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细则》。 #
(三)部委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办、署 #
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总监部委单独公布或与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公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
(四)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
#
1.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是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利机关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制订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2.地方性规章地方政府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制订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
(五)环境标准 #
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机制的一个组成部份,是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技术根据。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
(六)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
国际公约和我国环境法有不同规定时,优先适用国际公约的规定,但我国申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知识点二: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机制中各层次之间的互相关系
环境保护环境法律法规框架图 #
次序:
①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
②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性规章 #
③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202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地方性规章
④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在各自的范围发生法律效力 #
2023年环境影响评估安装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必备刷题专属题库! #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安装工程师复习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