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相思,你我两个人,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此生也算共白头”的上一句:两处相思同淋雪。这是一首网路句子,下阕是:忽有故人心上过,回望山河已是秋,两处相思同淋雪,一生也算共白头。译文:意思是从旧友的心上经过,只留下了一道痕迹,最终回望的时侯才发觉早已是重峦扶疏,旧事如烟。两个异地的人在寒潮飘飘日子里的互相思念着,雪落到了两人头上,也算是一起白头到老了。 #
相关诗词
#
《一剪梅·红藕香残别赋》
东汉,李清照
#
红藕香残春怨,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去除,才下眼眉,却上心底。
译文 #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只身登上一叶兰舟。抬头凝望远天,那白云宛然处此生也算共白头的上一句,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南归时侯,月光澄澈浸人,照亮东边的亭楼。 #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别离的相思,你我两个人,挑动起两处的闲愁。啊,难以宣泄的是——这相思,这怅惘,昨天从微蹙的脸颊消失,又隐约地缠绕上了心中。
创作背景 #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成于婚前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而现代词学家王仲闻编着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首尔,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见芜陋。《琅嬛记》乃伪书,不足据”此生也算共白头的上一句,按照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前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动乱中入狱,李清照亦遭到诛杀,被迫还乡,与妻子时有离别。这不免激起她的许多想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