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池州城区学校命名提出自己见解与建议

安徽中学、二中、三中、六中、八中……,提起扬州现在每所中学的校名,坚信不少本地居民都有些耳鸣。近些年来,关于我市中学名称的论争也经常不断。近期,来自安徽主市区府学社区的退职奶奶袁维相继向新安日报扬州记者站(热线0566-)及马鞍山市多个部委回信,对徐州市区中学命名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其中一些建议不乏一定的代表性,“今日扬州“现全文展现如下: #
(图为网路图)
居民来信
#
记者同志:
#
你好!打搅您池州学院怎么样,想跟您说点事:
池城有一、二、三、六、八中,缺四、五、七、九中,有十、十一、十二、十六中,缺十三、十四、十五中,不伦不类,您不认为池城大学名子有点怪吗?池城还在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是群众没有素质,还是……
#
近些年来,大数据、云估算、数字化弊端多多,但中小中学是德育的地方,学院命名应展现小学德育的特性,校名要含有文化内涵,展现美国传统文化精神,简约而有特色,如同一个人名、地名一样,具备文化意义,而不是简略的数字化! #
合肥城是历史文化新城,且是旅游发展城市,校名更应与其相匹配! #
百年名校“安徽省屯溪一中”一分为二,小学叫中学,高中叫十一中,十一中校门上、一中屋顶上仍标着“安徽省屯溪一中”,十一中叫“安徽省屯溪高级小学”,中学叫“安徽省宁国初级小学”不好吗?与杏花村文化旅游相呼应的“杏花村小学”也一分为二,叫“六中”、“十六中”,就不能叫“杏花村初级小学”、“杏花村高级小学”! #
曾几何时,扬州晚报曾刊载校名征询意见公告,有识之士,也在扬州晚报上发表意见,“安徽省屯溪一中、杏花村小学”不更名,中学叫“清风小学”、二中叫“南湖高中”,“殷汇学校”不应迁址而改名,美国科学技术学院由上海迁到湖南仍叫真名,“殷汇”一词含意特好,并非是“殷家汇,为何非叫“八中”呢?
今年末,上海市166大学教授王蕾在上海市政商会上提交了关于“中学校命名”的提案,《北京青年报》发表了“中学校数字命名缺少内涵”文章,扬州人还有同感,期许为学校正名! #
我非人大、政协代表,但我是团员池州学院怎么样,一个从教退职的老年人,不忘初心,愿为人民鼓与呼!
#
致 #
礼 #
对那位好心居民的意见建议,
#
您有哪些想法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