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春季高考政策 5 小时内 3 次调整,七类人员不得参加考试

华夏时报记者刘诗萌天津报道
短短五个小时内,天津春季高考政策已三度调整。 #
5月18日晚21时许,“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天津市今年春季高考时间和防疫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第一期”)。通知的版本”)。根据这一政策,天津市今年春季高考(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将于6月12日举行。封闭地区“红码”考生、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七类人员接触者、不能提供相关核酸检测证明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
#
虽然时间已经接近午夜,但这个消息被媒体发布后,立刻就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原版《通知》的阅读量也在短时间内达到了“10万+”。 19日凌晨,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局修改《通知》,允许COVID-19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或亚密切接触者,或持有天津健康码“红码”的人员,或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或封闭区域的考生可以参加考试,但“不允许在正规考点参加考试”。随后深夜2点,又发布《关于春季高考延期的热点问答》,让无法提供相关核酸检测证明的考生重新考点,“参加考试”尽他们最大的能力。”
#
天津因管理严格、行动迅速天津异地高考政策,素有防疫“尖子生”之称。 《通知》发布之际,恰逢今年本市第二次集中爆发疫情。截至5月18日,疫情发生三天以来,天津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100余例,病例集中的北辰区、东丽区公共交通已暂停。 #
“不变”的防疫规定引发热议
#
根据第一版《通知》,天津市有七类考生不准参加考试:考试前14天离开天津的考生; COVID-19阳性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或持有天津健康码“红码”的人员,或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封闭区域的候选者;考前48小时内无法提供天津市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考生;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有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且未确诊感染COVID-19且在天津无法出具两份合格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考生考试前72小时内;为天津市健康码“橙码”,或处于居家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或在控制区、预防区且开学前72小时内无法出具天津市合格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考生考试;考试前从外省(区、市)返回,未办理回津申报手续和来津登记手续的考生;从外省(区、市)返回前后,抵达天津前1、3、5天以及抵达天津后1、3、5天未上传。 7日获得6次核酸检测阴性的考生。 #
《华夏时报》记者回顾近期天津检查政策发现,上述政策调整并非5月18日首次出台,而是延续了5月以来一贯的防疫规定。
#
3月13日,天津宣布推迟春季高考等三项考试,随后发布了《关于天津市今年春季高考(中职、高中)和高等文化考试防疫要求的通知》。 5月5日,《高职高专升学促销》宣布,春季高考将于5月21日举行。5月11日,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局发布《普通高中考生和中职考生注意:天津市最新疫情今年春季高考预防须知》记者注意到,上述两篇文章提到的防疫要求与目前第一版《通知》基本一致。外省返津考生的要求仅略有差异,均于5月19日经小编修订。 #
通过搜索这两篇文章当时媒体的转载情况,记者发现,在最初的版本中,明确写明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亚密切接触者、“红色代码”候选者可能处于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状态。封闭区域内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 #
5小时内政策调整3次
不过,直到18日晚《通知》发布后,这些政策才引发舆论热议。微博上,“天津春季高考将于6月12日举行”的话题迅速成为热搜话题,18日22:00阅读趋势突破19万。截至19日中午,该话题阅读量已超过1.5亿次。 #
对此,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连夜两次修改政策。凌晨,对于COVID-19感染者及其密切或亚密切接触者,或持有天津健康码“红码”的人员,贴有“不准参加检查”的字样,或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封闭区域等修改为“不准参加考试”“不去正规考点参加考试”,并在多条文章中同时修改了这一内容。 2点23分,又发表热点话题回应文章,宣布设立常规检测中心和重置检测中心天津异地高考政策,允许COVID-19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或天津健康码“红码”,或集中隔离在家或封闭区域隔离的考生,以及无法提供相关核酸检测证明的考生,将在重置考点参加考试,确保能够“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最充分”。 #
由于参加招生的院校和专业数量有限,春季高考的考生人数和影响无法与夏季举行的普通高考相比。以天津为例,2023年至2023年,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只有1.5万人左右,而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人数约为5.6万人。而且,春季高考是由省(市)组织的,基本上只能报考本省内的高校,而夏季高考招生则是全国范围的。
#
对于夏季高考,天津尚未出台相关防疫要求。不过,在4月23日举行的普通高考英语科目首场考试中,已明确对考前48小时内无法提供天津市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五类考生不予录取。允许参加测试。其中,持有天津健康码“红码”、“橙码”,或处于封闭区、管控区、预防区,或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的考生,要求在考前72小时内提供两份符合条件的文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须经卫生、疾控、教育等部门综合审核判断后,方可参加考试。如果您无法提供证书,您将无法参加考试。 #
一位即将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告诉《华夏时报》,他担心受到疫情影响,因为目前学校学费很高。 “如果我还要再读一年,学费谁来付?”
疫情期间如何参加高考? #
2022 年是全球 COVID-19 大流行的第三年。 2023年7月,在COVID-19疫情稳定后的第一次高考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高考防疫十项重点措施》,要求原则上实行一次后备隔离每10个普通考场应设置一个考场。不少于3人。考试当天考生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将使用备用隔离考场。
#
2023年5月至6月,广州等地遭受德尔塔变种袭击,但对密切接触、亚近距离接触的考生也做了周密安排:密切接触、亚近距离接触的考生被安排在隔离考试中心参加考试,往返考场。提供考前两天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考生使用专用车辆闭环接送。 #
感染呈阳性的考生也有机会参加考试。当时,广州共发现两名核酸检测呈阳性的高考考生。其中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在检查前被发现,被收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另一名考生是隔离点考场的考生。 6日晚首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复查,其检测结果仍呈阳性,因此也被送往第八医院接受治疗和检查。医院为他们安排了专门的检查室,一人一桌一椅,实时录音录像。广州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和医院分别选派了两名视频监考人员和两名医务人员进行监考。考生的试卷运出隔离区后,医院还对试卷进行了消毒。
#
据悉,北京近日还召开今年教育考试招生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以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为重点,做到“应试尽考”“无人不考”。失败。”会议要求,每个考点配备一名副主考员和专职防疫人员,负责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并精心部署常规考点、备用考点、隔离考点等。检测场地、备用检测室、治疗场所、集中医学观察。地方考场等特殊考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