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会计从业资格 > 考试动态 >

央行征求意见规范水电费代收业务自动扣款,乱扣现象将得到整治

2024-09-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自动扣缴、乱扣缴必须管控(政策解读)

毫不知情的情况下,10分钟内,罗某的储蓄账户被划走近8万元。经向开户银行核实,该笔款项是由某公司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款接口扣取的,但该客户并未签署协议授权该公司和开户银行“自动扣款”。 #

一李姓客户出国4个月,未使用随身携带的银行卡消费,却多次被扣款5万元,共计200万元。经调查发现,该客户曾在某平台购买过金融产品,赎回产品后,平台以客户名义伪造催收服务授权协议,明目张胆地扣划客户款项。 #

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催收业务不规范造成的。 #

催收服务这个名称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其实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应用十分广泛:客户与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等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后,公司每月自动从客户账户中按期扣费;信用卡持卡人与银行签订自动还款协议后,银行每月从持卡人指定账户划转资金用于偿还信用卡欠款;客户在购买保险时,与保险公司约定每月自动从客户账户中扣除保费;客户与相关机构约定每月定期购买理财产品或在账户余额超过一定数额时自动购买理财产品等等,这些都是催收服务。

#

虽然方便,但也伴随着风险,让第三方自动扣款,相当于把支付大权交给了第三方,万一“乱扣钱”怎么办?

#

如何保障客户权益?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关于规范代收业务(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规范代收业务各方当事人行为,防范业务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

授权管理是催收业务风险防控关键 #

代收业务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收款人相对固定;第二,收款人与收款人之间的交易场景相对固定;第三,付款频率或金额等条件由收款人与收款人事先约定,一旦约定,即进入“自动扣款”程序。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催收业务的核查力度相对较弱,不再需要对每一笔交易进行确认,若不是客户真实意愿,很容易造成客户资金损失。尤其是催收业务近几年发展迅速,不规范带来的资金损失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具体来说,催收业务的不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单方面、未经授权开办。未取得客户授权、未有效审核客户真实意愿而为客户开办收款服务,或未充分揭示收款服务风险外汇交易培训,授权及交易信息查询服务渠道不完善等,导致付款人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

——风控不力。机构对收款人真实性审核不严格,黑灰行业借收款业务轻易盗取客户资金;部分支付机构收款业务信息传递不透明,存在信息“黑箱”,甚至违规向收款人出售、转让系统接口,将收款业务运用于高危场景或违法交易。

#

授权管理是代收业务风险防控的核心。征求意见稿要求,收款人开户机构须在事前或者首次交易时取得收款人的授权,确保代收交易是收款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在交易过程中,开户机构还须对每项授权事项逐一进行验证,确保每笔代收业务指令与其取得的授权一致;验证不一致的外汇交易培训,应当拒绝执行,并告知收款人交易风险。 #

专家提醒,对于客户来说,付款用途、付款账户、付款周期、付款条件等都是与收款服务授权相关的重要内容,授权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

催收服务不适用于网贷等场景

#

征求意见稿充分考虑风险防控和市场状况,明确了两种授权方式。

#

第一是“二对二授权”,即付款人与收款人、付款人与收款人的开户机构、代收机构与收款人三方授权。征求意见稿明确,在此授权方式下,便民支付、政府服务税费、公益捐赠、通讯服务费、信用卡及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还款、非投资性保险费、房租缴纳、会员费等小额便民服务,都可以通过代收机构办理。 #

二是“三方协议”,即付款人、收款人开户机构和收款人三方同时签订协议,作为后续收款业务开展的依据。相比“两两授权”,该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授权力度,强化了收款人开户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更有利于保障付款人的资金安全。对于一些不是普遍需求、不是日常使用必须、金额较大的场景,如支付教育培训费用、偿还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定期或定额基金理财产品、缴纳投资型保险费等,征求意见稿要求采用“三方协议”授权模式开展收款业务。

#

董希淼认为,此举有利于规范业务办理,减少日常纠纷,维护各方权益。他建议采取“老员工用旧规、新员工用新规”的原则,确保新旧规程衔接,降低平稳过渡成本。

#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根据账户余额自动购入货币市场基金理财产品业务,在满足“三方协议”要求的前提下,可继续开展。 #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哪些场景不适用代收业务。代收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把控代收业务的适用场景。在代收业务适用场景之外,通过负面清单规定,不得使用代收业务办理各类投融资交易、外汇交易、股权众筹、P2P网贷以及各类交易场所(平台)、电商平台的支付业务。专家认为,这些业务通过交易验证强度更高的其他支付方式办理,更有利于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

警惕部分机构将代理收款、小额免密业务混淆套利

#

很多人担心,日常生活中免密码支付的情况很多,比如网上订车自动扣费,这是否也属于催收服务? #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机构混淆代收业务与小额免密码消费业务概念,实施套利,甚至造成用户资金损失或权益受损。例如,将小额免密码消费业务通过代收业务渠道办理,以规避小额免密码业务对资金转账额度的管理要求;或将代收业务当作免密码消费业务办理,以规避代收业务对收款人授权的管理要求。 #

本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代收业务与小额免密码业务的界限。代收业务不要求收款人每笔交易确认,不设交易金额限制;通过支付账户余额支付的小额免密码消费业务需符合《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如使用以下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交易限额为1000元/日;使用银行账户直接支付的小额免密码消费业务、使用绑定快捷支付的银行账户支付的小额免密码消费业务,参照支付账户余额小额免密码消费限额管理要求执行。 #

对于超出免密服务限制的消费业务,相关支付服务商必须对每笔交易进行验证。如果符合收款服务的交易场景要求,希望通过收款服务办理,在落实相应授权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办理。(记者 王冠)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