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复习失败经验分享:教材开始太晚的血泪教训

找到成功的方向
写出这种东西来,似乎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人们通常会讲述自己成功的经历,但那些像我一样失败的人只会用不屑的眼光看待,心里不满地想:好像没有那么伟大,甚至没有我的努力等等…… #
停止!抱歉,我没想到。其实我想的是,如果我这样欺骗自己就能把数学学好,那研究生数学的尊严在哪里呢?那些出题的前辈们的脸放到哪里去了? ! #
事不宜迟,我们走吧!血!泪!
#
学习课本开始得太晚 #
事实上,我是最早开始复习考研的人之一。我大三的时候报了考研数学班,因为我数学一直不好。我很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弱点有清醒的认识。知道。
但我太低估了敌人。我以为只要报个班跟课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大错特错),而我所说的跟课无非就是上课听老师讲的内容(老师教的很嗯,以前张宇的同事),课后做题的时候,发现题目太难了,就敷衍地看了答案,草草的做完了任务。
因为我总听学长们说,考研的队伍不要太长。我误解了前线太长的意思。正确的认识是,前期学习不要太用力,要选择好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不要沉迷于答题。 ,不要太认真地学习,“反正要花很长时间”。 #
所以我在课堂上只听不问,课后也没有坚持做练习。寒假期间我根本没有学习。 2023年3月一眨眼就到了。好吧,此时我的数学技能几乎退回到我一年级微积分课上。
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上课时经常给老师一种反应很快的错觉。在三月份继续我之前的数学学习之路后,我发现有些不对劲。知识点完全不清楚,什么也记不住。遇到问题我就傻眼了,急得写不出来。我主动找到辅导班的数学老师询问我的情况的解决办法。然而,我的数学老师总是被我反应很快的错觉所愚弄。 #
你对我说,你不需要看课本。如果基础不好,跟不上,就需要回去学习课本。我认为你不需要。 #
嗯,这里我想说的是,除非你基础真的很好,达到大师水平,否则建议在基础阶段还是回到课本上,把基础知识点过一遍。另外,课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基础。只是课本上写的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我们看不懂,但是能读懂的部分已经足够满足考研的需要了。 #
对于课后题,数学老师于勤表示,一般复习题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
直到五月,我才遇到了一位数学大师。告诉他我的情况后,他建议我看课本。是的,我作为一个数学渣,五月份才开始学习课本。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专业、勤奋的数学老师。
可惜当时我的水平还不够好,日常的题我都做不出来。这对我的自信心打击很大,所以我没有做日常题。不然,只要每天积累一题,我的数学功底就不会今年数学这么惨败。
#
如果你不定期复习你的笔记,你会觉得仅仅抄写它们就很开心了。如果你不回顾它们,你就会忘记它们。
光阴如箭,日月如棱,转眼间我们就到了十月份的真题学习阶段(别问我为什么跨度这么大,有就是我的强化阶段没有所谓的强化)。 #
这时,我已经报名参加了真正的测试班。我看了老师的视频,按照老师的指示做试题。老师给了我,我想大多数真考课上的其他学生,很大的信心。
每天的问答和日常数学学习的指导(包括最新政治英语指导信息的发放)让我的学习节奏稳定了很多。但是,我就是个废物,哈哈哈,我赶上了学习时间,但是我的学习方法是错误的。
我只做了笔记,但没有复习。其实我知道我需要复习,因为老师用了太多数学方法。各种放大技巧,加上老师高超的数学思维,需要反复复习笔记,才能融会贯通。但我没有,而且我的时间也确实不够。 #
另外,听视频课的时候我感觉很开心。我感觉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我有一种错觉,这个国家已经在我的口袋里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错误。听视频固然有趣,但视频课的内容越精彩,复习就越重要,因为很少有人听一遍就能完全吸收。
#
这些方法和思想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当你听到一首好歌时,仅仅哼出一首好歌是不够的。只有真正唱完整了,你才能学会。
#
喜欢连续看视频,积累问题 #
无论是看视频还是做教程书上的题,出现的题一定不要积累。如果你积累太多,你就会失去重点。而任何让你思考“如果你不那么认真地考试的话,我想结果都差不多”的问题,你最终都会成为考场上的敌人,每次看到题目都会挡住你。问题。
#
想象一下,整篇论文充满了死亡、不可理解和不确定性。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恐怖了,让人喘不过气来。
当然,当我说不要保存问题时,我的意思是不要保留所有你不知道的问题并且永远不解决它们。问题很大而且需要很长时间。一些基础阶段还看不懂的难题可以先放一边。经过这个阶段,数学能力提高了,理解一些问题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我所说的保存的意思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看不懂答案,我觉得可能是这样,我不确定答案是否太简短。所以我在这个过程中添加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定理来欺骗自己“解决它”。醒醒吧,那些不知道怎么做的东西都长满了霉菌。 #
不要在学习之前不知道的问题上停留太久
#
(如果后期有太多你不会的问题,你可能会像我一样绝望) #
不要对你不知道的问题持有太久。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但是执行的时候你不会注意)。一开始我不太擅长,一个问题甚至要花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当然,也是因为我没有人可以问。我一直问同学,我怕他们惹恼。
#
即使人们不表现出来,一直问,仍然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太简单的问题我都不好意思问。 。 。 (敲黑板,学数学就要有不要脸的精神,基础越差越不要脸!!!)。 #
前期学数学的时候,自己思考一段时间,比如0-15分钟。在没有结果之后,学会毫无愧疚地偷看答案,在听不懂、实在想不通的时候不要脸地提出问题。 #
做笔记需要太多的完美 #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孩身上。我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我不拘泥于细节。因为审美问题再次抄笔记=无用功。
不要抱着我要加深一次印象或者仅仅当作复习的心态去重新抄笔记!为了加深印象,用笔记中的方法做题。复习的时候可以把知识点再复习一遍! #
不要因为完美主义而浪费时间。暑假一结束,你就会觉得连吃饭都是浪费时间。
没有真正了解问题 #
学会一道题的标准是什么? #
当你读到题目的时候,你就知道它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也就知道从哪里开始做题了。你可以独立写出问题的完整答案,包括涉及的公式、使用的定理以及需要讨论的一切。想清楚并最终把它做好。 #
你在问题旁边做了提醒,写了两个步骤却忘记了公式,你计算了又忘记了某个性质,讨论不够充分。但偏偏最后的结果是错误的,而且最终的结果与答案相差很小。 #
这些都是没学过的。这也是很多大佬一直强调的。第一次做题时不要在题目旁边画轮廓。我为此深受煎熬... #
如果一战的教科书不是文字满满,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钱买教科书……做题的时候,他们总是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学会了。可能有很多人想犯这个错误。 #
未能定期总结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
事实上,现在学数学真的太晚了。我并不是耸人听闻,因为数学学习的基础确实很重要。没有快速解决办法,它实际上是一座九层楼,从头开始。 #
打基础宜早不宜迟。后期我努力弥补,但是漏洞太多,基础不扎实考研数学老师排名,做的题又少,而且比较笨……
即使我很努力,也很难提高到我理想的水平。虽然辅导班的老师每天都在数学组鼓励我们,但让我们坚持到最后。考试中每加一分都值一分。 #
即使拿不到高分,能拿的分还是要拿,但心里还是有的。我希望问题不会太难。中级考试对我来说就足够了,但2023年的数学题还不够。 。 。 #
如果我什么都不说,那就是泪水。所以我说,我们一定要定期总结,及时补救。每个月或者每半个月,甚至一周的每一天,你都可以对自己的整体学习状况进行一个总结,你的水平如何,你的学习进度如何,你的学习状态是否需要调整。
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补救,及时调整考研数学老师排名,在羊愿意放之前把栅栏修好!
不要低估任何问题
#
当你抱有“这道题只要用某个定理和公式就可以解决!这么简单”的心态时,问问自己,你能解决这样的题吗? #
许多研究生数学问题的分数更注重扎实的计算技能,而不是谁的大脑最快。恕我直言,有些人学数学很快,但无法正确计算。
说得好听,华而不实,说得不好,对不起,你们就是数学考研要淘汰的人(不包括我,因为我脑子不快,不擅长数学)计算哈哈哈哈) #
好好练习计算,不要着急,不要太有野心,慢慢来。 #
不要依赖公式书! #
说实话,考前背根本没用。先不说考前死记硬背能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去考场的时候也可能会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别说你心态好,不会忘记。如果你有胆量,可以尝试一下。如果你不记得了,也不要后悔。当你走进考场时,你会看到一个问题:嘿!这很容易!
嗖嗖,嗖嗖,嗖嗖。我在编写某个关键公式时遇到困难,无论如何都无法继续。继续哭吧。我不会把肩膀借给你。如果遇到了,就默写几遍就可以了。每次遇到它,你就会记住它更多。这需要很长时间。你会记住的,前期背几遍的时间比后期做大量题、翻课本找公式的时间长或短。你可以自己掂量一下。 #
以前我老师考研数学的九阴真经是写的。今天我写的……嗯……这九个会导致考研数学不及格的致命缺点,你有没有被抓住呢? #
其实我用心写了这么多字,并不是因为我说话墨墨,核心思想很少。就是踏踏实实地听老师讲课,循序渐进,认真做题,反思得当。
不忘过去,做未来的老师。
#
我想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贴在我的桌子上作为警告。
记住……你走过的每一个坑里都有前人的尸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