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成人高考 > 考试动态 >

(易错方程汇总)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2023-03-1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获取更多教育经验、方法、学习资料等,每次与您相约!

#

易错多项式汇总

#

1.辟谣石灰水底通入硫化氢二氧化碳(复分解反应)

#

Ca(OH)2+CO2=CaCO3↓+H2O

#

现象:石灰水由辟谣变混浊。 #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拿来检测气体二氧化碳的存在。

#

最好不用它检测,CaCO3+CO2+H2O=Ca(HCO3)2

#

沉淀消失,可用Ba(OH)2碱液 #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缩聚反应)

#

2Mg+O2=2MgO #

现象:镁在空气中猛烈燃烧,吸热,发出刺眼的白光,生成蓝色粉末。

#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弄成缩聚态;(2)物质的色调由银蓝色转弄成红色。(3)镁可做灯具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吸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引爆;(5)镁很开朗,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白色保护膜,引爆前要用砂纸抛光干净。

#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

2H2O=2H2↑+O2↑

#

现象:通电后,负极上出现气泡,二氧化碳容积比约为1:2

#

相关知识点:(1)负极形成二氧化碳,电极形成气体;(2)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容积比为2:1,质委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底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氨水或稀盐酸,提高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

4.生石灰和水反应(缩聚反应)

#

CaO+H2O=Ca(OH)2现象:红色粉末溶化

#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斩获的氨水名称为氢氧化钙碱液,也称辟谣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碘化钾,碘化钾会弄成绿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

5.试验室制取氢气

#

①加热氯碘化钾和重铬酸钾的混和物制氯气(分解反应)

#

=MnO2(作催化剂)=2KCl+3O2↑ #

相关知识点:(1)重铬酸钾在其中作为催化剂,推动氯碘化钾的分解速率或氢气的生成速率;(2)重铬酸钾的品质和物理性质在物理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乙酸钾和重铬酸钾的混和物,进行分离的方式是:拌匀、干燥、称量。

#

②加热高锰碘化钾制氯气(分解反应) #

=+MnO2+O2↑

#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防止高锰碘化钾粉末坠落堵塞导管。 #

③过氧化氢和重铬酸钾制氯气(分解反应)

#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

共同知识点:(1)向下排空气法搜集时导管要伸到集钢瓶下方,搜集好后要正置于桌面上;(2)试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乙醇灯,防止浴缸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上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搜集二氧化碳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搜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片置于瓶口验满,塞入瓶中检测是否是二氧化碳。 #

6.木柴在空气中燃烧(缩聚反应) #

充分燃烧:C+O2=CO2不充分燃烧:2C+O2=2CO #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绿光;在氢气中发出白光,吸热,生成一种使辟谣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二氧化碳。

#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辟谣的石灰水来进行检测。 #

7.硫在空气(或氢气)中燃烧(缩聚反应)

#

S+O2=SO2 #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黄色火焰,在氢气中是发出清亮的蓝绿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剌激性氢气。

#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黄色的石蕊来检测(红色弄成绿色);(2)在集气罐顶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氨水(NaOH)以吸收生成的甲烷,避免污染空气 #

8.绳子在氢气中燃烧(缩聚反应) #

3Fe+2O2=Fe3O4 #

现象:绳子在氢气中猛烈燃烧,火星四溢,吸热,生成白色固体

#

相关知识点:(1)绳子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减小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2)在绳子下方挂一根引爆的火柴是为了点燃绳子;(3)等火柴快熄灭在塞入集钢瓶中,过早,火柴消耗二氧化碳,绳子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点燃;(4)事先在集气罐顶部放少量细沙,防止炙热生成物撞入炸裂瓶底。

#

9.红磷在氢气中燃烧(缩聚反应)

#

4P+5O2=2P2O5

#

现象:形成大量浓烟并吸热

#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

10.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缩聚反应) #

2H2+O2=2H2O #

现象:形成淡黄色的火焰,吸热,有沙粒生成

#

相关知识点:(1)甲烷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引爆前,一定要检测它的含量。

#

11.木柴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

C+2CuO=2Cu+CO2↑ #

现象:红色粉末渐渐弄成亮光的白色物质,吸热 #

相关知识点:(1)把木柴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辟谣石灰水底,为了检测是否形成CO2;(3)在乙醇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升体温;(4)先迁往导食道避免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避免炽热的铜的氢气发生反应,生成cu;(6)C是还原剂,cu是氧化剂。

#

12.气体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

H2+cu=Cu+H2O

#

现象:红色粉末渐渐弄成亮光的白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

相关知识点:(1)试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气体,目的是消灭试管内的空气;(2)试验结束后,应先取走乙醇灯,后撤出气体导管,目的是避免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

13.试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复分解反应)

#

石材(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

#

CaCO3+2HCl=CaCl2+H2O+CO2↑

#

现象:红色固体溶化,同时有大量气泡形成。 #

相关知识点:(1)氯化钙是一种黄色难溶的固体,运用它能溶化在硫酸中的特征,可以用硫酸来去除某物质中混有的硅酸钙;(2)不能用浓硫酸是由于浓硫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二氧化碳混进CO2 #

中。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盐酸是由于氯化钙和氯化反映,形成CaSO4

#

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氯化钙粉末是由于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太快。

#

14.工业制取氢气二氧化碳(分解反应)

#

低温焙烧石灰石CaCO3=CaO+CO2↑ #

相关知识点:CaO俗称为生石灰 #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缩聚反应)

#

2CO+O2=2CO2

#

现象:形成红色火焰 #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引爆前,一定要检测它的含量。 #

易错知识点小结 #

一、常见物质的称作、名称、化学式 #

干冰气体CO2沼液天然气乙醇CH4 #

硫酸氢氯酸HCl花岗岩石灰石硅酸钙CaCO3

#

苯酚苏打碳碘化钾小苏打硅酸氢钠 #

精盐硫酸钠NaCl生石灰氧化钙CaO

#

辟谣石灰水氢氧化钙碱液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

火碱苯酚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水银汞Hg #

二、酸、碱、盐易漏物理性质 #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反应。------为何可溶碱易酸败的成因 #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烧煤为何导致降酸雨的成因

#

3、干冰不是冰,苯酚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酸性-------否定只有溶液才显酸性) #

4、溶液导电的成因是氨水中存在自由联通的离子(强碱盐的水碱液能导电------判定方式)

#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非常知识(方式:找出非常的地方碳酸钙高温分解化学式,看其左右的内容)

#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

2、浅蓝色粉末是:硫,白色(或紫黑色)固体是金属铜

#

3、暗红色固体是高锰碘化钾,白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

4、能使辟谣石水变混浊的二氧化碳是气体 #

5、能使带火星木板复燃的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

#

6、既有易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木炭

#

7、相对分子品质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

8、红棕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或许是Cu(OH)2

#

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红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

11、白色沉淀可溶性于酸碳酸钙高温分解化学式,但有气泡放出的或许是不可溶硅酸盐()

#

绿色沉淀可溶性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或许是不可溶碱(___OH) #

12、固体和酸混和有气泡放出的物质或许是:氯化盐+酸或开朗金属+酸

#

13产物有三种的物理变化有两种①高锰碘化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

#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蓝色)、二价铁(浅蓝色)、二价铜(红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红色,氨水是无色,

#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

四、一些重要试验的留意事项

#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测量: #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应当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采用红磷

#

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成因有三: #

ⅰ、红磷不足,部份二氧化碳没反应;

#

ⅱ、装置气密性不好; #

ⅲ、最后所剩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冷却至温度 #

2、氧气的试验室制法 #

①导食道塞入试管少许;②应按照乙醇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③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④高锰碘化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⑤氯碘化钾制氯气时,不能混有易燃物,否则会发生坍塌;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搜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搜集时,导食道应伸到集钢瓶的顶部;⑧排水法搜集二氧化碳结束时,最后先把导食道从浴缸移出,后吹灭乙醇灯。

#

3、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取 #

①所选试剂是花岗岩和稀硫酸,不能说是硅酸钙和稀硫酸,酸不采用稀硝酸和浓硫酸-----想想为何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采用排水法来搜集气体④简易装置的特点是:装置简略;节省药械;操作简便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特点是:随时平添液体

#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试验

#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测含量:可(易燃性氢气)+助(助燃性氢气)引爆或许会发生坍塌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逐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为何?④尾气处理装置----为何?一氧化碳有毒,要避免污染环境,避免中毒,处理方式----燃烧或搜集 #

5、电解水试验:①通入直流电②生成物的容积比为气体:二氧化碳==2:1③生成物的质委比为气体:二氧化碳==1:8④电解水试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底-----为何?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

7、称量氢氧化钠的品质:放在小烧瓶中再称量-----为何?有强烈的磨蚀性,易受潮

#

8、浓硝酸的稀:把浓硝酸注入水底,要不断地拌合。

#

五、几个重要的活动探究:

#

1、质量守恒定理的探究:镁条燃烧时质委比其实恐怕的值低的成因有:①有部份产物弄成浓烟流失到空气中②有部份物质粘在坩埚钳上

#

2、粗盐的纯化:方法: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

留意事项: #

⑴过滤的留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

一贴:(滤膜贴近漏斗内壁)

#

二低:(滤膜边沿高于漏斗口边沿,液面高于滤膜边沿) #

三靠:烧瓶口靠近玻璃棒下端;玻璃棒上端靠近三层滤膜部份;漏斗下端口靠近烧瓶内壁。⑵蒸发的留意事项:蒸到出现较差固体析出时就该停止加热 #

⑶三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溶化时拌和推进溶化;过滤时引流液体;蒸发时使受热均匀。 #

六、物质的除杂

#

1、CO2(CO):把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碱液 #

3、H2(水蒸汽):通过浓硝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

4、CuO(C):在空气中(在氢气流中)灼烧混和物 #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硝酸/CuSO4碱液 #

6、Cu(cu):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

8、NaCl():加入足量的硫酸,加热蒸发(或则加入过量硫酸)

#

9、Na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钡碱液 #

10、NaCl(NaOH):加入过量的氢氟酸

#

11、NaOH():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碱液 #

12、NaCl(CuSO4):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碱液

#

13、NaNO3(NaCl):加入过量的氢氟酸银碱液 #

14、CO2(水蒸汽):通过浓硝酸 #

七、化学之最 #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略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二氧化碳是H2。 #

4、相对分子品质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品质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

7、PH=0时,碱性最强。PH=14时,酸性最强。 #

8、土壤里最欠缺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肥料是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钢石。 #

10、最早运用天然气的国家是美国。

#

11、地壳中浓度最多的元素是氧。 #

12、地壳中浓度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

13、空气里浓度最多的二氧化碳是甲烷。

#

14、空气里浓度最多的元素是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陨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

16、形成缩聚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

17、人体中浓度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浓度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

18、目前销量最大的金属是:铁;未来应用前景最好的金属是:钛。

#

八、有关不同

#

1、金刚石和石墨的地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法不同。

#

2、生铁和钢的功耗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

3、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

4、元素种类不同:是由于质子数不同。 #

5、元素电负性不同:是由于最内层电子数不同。 #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最内层电子数不同 #

九、化学反应现象

#

1、镁条燃烧:猛烈燃烧.闪耀白光.生成黑烟 #

2、红磷燃烧:吸热.形成大量浓烟 #

3、铜丝加热:蓝色金属变为黄色固体 #

4、铁丝在氢气中燃烧:猛烈燃烧、火星四溢、生成黄色固体、放热 #

5、木炭在氢气中燃烧:猛烈燃烧、产生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混浊的二氧化碳 #

6、硫在空气中燃烧:猛烈燃烧、放热、有剌激味氢气生成、空气中淡黄色火焰(二氧化碳中蓝绿色火焰)

#

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黄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

8、白磷燃烧:猛烈燃烧、大量浓烟、放热缤纷 #

9、甲烷燃烧:红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混浊二氧化碳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

10、铁钉放到稀盐酸:有少量气泡形成、金属颗粒渐渐溶化,氨水弄成浅蓝色。 #

11、镁条放到稀硫酸:有大量气泡形成、金属快速溶化,放出糖分。 #

12、CO还原氧化铁:黑色固体慢慢变为白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混浊的二氧化碳

#

13、CuSO4与NaOH氨水的反应:白色沉淀生成。

#

15、C和cu低温加热:红色逐步变为白色,形成使辟谣石灰水变混浊的二氧化碳

#

16、将CO2通入蓝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 #

17、加热通入CO2的蓝色石蕊氨水:蓝色变为红色。 #

18、CO2通入Ca(OH)2氨水:辟谣石灰水变混浊。 #

19、大理石与稀硝酸:固体渐渐溶化、有使辟谣石灰水变混浊的二氧化碳

#

20、粉末与稀硫酸:固体渐渐溶化、有使辟谣石灰水变混浊的二氧化碳 #

21、铁丝放到CuSO4碱液中:绳子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物质,红色碱液弄成浅蓝色。 #

22、铜丝放到AgNO3碱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银蓝色物质,无色碱液弄成红色。 #

23、生锈的钉子放到稀硫酸中:锈斑溶化、溶液呈蓝色。铁器除锈

#

24、黑色cu放到稀盐酸中:红色固体溶化、溶液呈黄色 #

25、BaCl2氨水中滴加氯化钠氨水:生成黑色沉淀、不溶化于稀硫酸 #

26、CuCl2氨水中滴加NaOH氨水:碱液红色退去、有白色沉淀生成

#

27、溶液中滴加辟谣的石灰水有红色沉淀生成试验室制少量苯酚

#

28、AgNO3氨水中滴加NaCl氨水:有黑色不溶化于稀硫酸的沉淀(其他氟化物类似反应)

#

29、NH4Cl与NaOH混和抛光(或加热):生成有剌激性香味的二氧化碳,该二氧化碳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色。应适于检测氨水中的铵根离子。 #

写在最后

#

期盼老师们在下方留言“每日打卡”,让我看见大家的坚持!悄咪咪问下大家,新学期刚开始,想看哪些样的文章和学习资料呢?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